首 页 党建要闻 本地动态 镇街党建 他山之石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领导讲话 时代先锋 专项工作 资料下载
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 > 领导讲话
陈德荣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
来源:根机构   发布日期:2010年09月20日 - 14:45:17   浏览次数:
 昨天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,要建设生态文明,加快转型发展,圆满完成“十一五”各项目标任务,为“十二五”发展奠定良好基础,其核心就是要加快转型发展。从发展经济学看,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分几个不同的类型和阶段。一般来讲,人均GDP1000美元是工业化初级阶段,以土地、矿产、农产品等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要要素,也包括低端的劳动力;人均GDP1000-6000美元是投资发展阶段,以投资为主要要素,带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生产能力的形成;人均GDP6000-10000美元是创新发展阶段,以创新为发展的主要动力。今年温州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左右,正处在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转型时期,在接下来的创新发展阶段,主要要素就是人力资源,就是人才。从物资到投资,再到人资,这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依赖的不同动力和要素。

  今天的人才工作会议是市委全会之后的第一个会议,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强国、人才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,更是温州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。刚才,几个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,其它单位好的典型经验也都汇编成册,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很好地交流学习。今天表彰的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,都是温州转型发展中的先进典型。在此,我代表市四套班子,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!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人才表示亲切的慰问!

  今年以来,中央和省委就人才强国、人才强省作出了一系列部署,并且提出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。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,结合温州实际,市委、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划,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具体部署和举措,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。下面,我讲四点意见:

  一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思想,切实增强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

  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,就是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但要冷静地看到,目前中国的人均发展水平只是日本的1/10,差距仍然很大。同时,中国在今年或者明年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,因为自身以煤为主的燃料结构,也将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。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,能源、资源和环境的支撑已难以为继,必须转变发展方式。

  现在温州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,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人均发展水平还要翻三番。温州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,虽然陆域面积有11784平方公里,但适宜经济发展、人口集聚的主要是沿海和三江口地区,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,而目前已经集聚了近800万人口。目前平原水网地区的水质基本上以V类和劣V类为主,区域性环境污染污染问题非常突出;全市的酸雨率超过90%,甚至个别地方出现酸雨PH值超过醋酸的现象,这给户外工程的使用年限、成新度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害。温州本来人均资源就非常贫乏,是靠走出去创业,形成了现在的“温州人现象”,而全市现有外来劳动力340万人,是全省输入劳动力最多的地市,沿海和三江口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大大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。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发展方式,那接下去就不只是发展问题,而是生存问题了。

  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,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通过从规模扩张向提升单位产品产出转变来加以解决,因为目前我们的产业总体上在全球分工的产业链中处于低端。以生产“芭比娃娃”为例,在美国的超市里可以卖到几十美元,而中国人只能赚到1美元。温州的夏梦•意杰服饰有限公司,在服装企业里属于高端的,他们通过与世界顶级品牌“杰尼亚”集团公司合作,一起搞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。据介绍,一件西服可以赚到160欧元,而一般的服装加工贴牌企业只能赚到20美元,但这件西服在意大利可以卖到1600-2000欧元,也就是说,一般的加工贴牌企业只能赚到1%,高端一点的也只能赚到10%。所以就采取传统的生产方式,一件赚20美元,10件赚200美元,100件赚2000美元,但是所需要的空间、原材料、劳动力资源都难以为继、难以承受。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型,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,一端是研发,一端是营销,真正向“微笑曲线”高端提升,而这个提升主要依靠人才,人才是转型发展的动力源。评价一个企业是高新企业还是传统企业,不在于生产的是传统产品,还是高新技术产品,衡量的标准就是企业里坐办公室的人多,还是在车间的人多,也就是白领多,还是蓝领多。企业的差异就在于白领与蓝领之比,白领多说明营销、研发、管理在整个价值链中比重较高,蓝领多说明企业还处于加工制造环节。企业必须要把更多的蓝领培养成白领,更多地从研发和营销环节获取收益。同时,社会的和谐稳定有赖于中产阶级的培育,有赖于社会阶层从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纺缍型转型,也就是中产阶级、白领在社会中占主体,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。所以,要实现科学发展、社会和谐,必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,这都有赖于人才。

  应该说,从2004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到现在的6年时间里,温州的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。同时,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。一是人才拥有量少。按照统计口径,温州的人才总量为84.33万人,每万人拥有的人才数为1044人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8个,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2.08%。二是人才流失严重。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才,另一方面现有人才却在流失,2004-2008年仅温籍大学生的外流率就由26.5%上升到36.5%,四年时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,现有的存量按照这样的方式流失下去,整个人才情况将会更趋严峻。三是人才的逆淘汰现象。以市场评价、货币选票的标准来衡量,企业家人才是比其他人才更可贵的稀缺资源,但现在温州的企业家资源也在流失。温州的企业和企业家在赚取第一桶金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,就需要转型,但温州的空间紧缺,人才要素缺乏,迫使一些成长起来的企业和企业家到外面去发展。同时,全国都来温州招商,在温州发展起来、需要进一步扩张的企业就像割韭菜一样被一刀刀割走了,这就形成了逆向淘汰机制,温州成了全国民营企业的孵化器。从人类学角度看,人口素质是呈正态分布的,如果少数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地流失,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断流向温州,那将会给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带来不可回避的影响。220多万高端的在外温州人形成了温州人经济,这是今后可供挖掘的巨大宝藏,但就本地来说,人才是逆向淘汰。

 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更要看到人才总量的问题、流失的问题和逆淘汰的问题,这对转型升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压力。各级党委、政府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感、责任感、使命感,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思想,把人才强市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,用一流的人才推动一流产业的发展,形成一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,使温州人民过上一流的生活。

  二、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,全力营造人才创业创新的优良环境

  良禽择木而栖,良才择地而居。人才和其它资源要素,既有共性又有差异,共性是都很稀缺,差异是人才的流动性更大。所以,营造优良环境是集聚人才的最主要方法。

  一是事业聚才。人才到一个地方是来干事的,必须让他有事可干,而且干的是他喜欢的事,跟他对口的事,做到人尽其才。营造一个能让人才有事可干、并能干成事的环境,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。要通过政府搭建的公共创新平台、大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、大专校院引进的相关平台,以平台聚才,以产业聚才。

  二是待遇聚才。人才需要有体面、有尊严的生活。就温州来说,现在城镇人均收入全省最高,最大的问题是房价太高。据最新统计数据,温州的房价收入比为27.8,如果房贷的资金成本按照5-6%计算,收入连还贷款利息都不够,更不用说还本。人才的成本,是由他的再生产成本决定的,如果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,人才也就留不住。所以,房价收入比要逐步降到合理区间,一个是提高收入,另一个是控制房价。现在已经进入从私人品消费向公共品消费迈进的阶段,公共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。温州可视的城市环境与温州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,与别人的想象也是不一致的。如果一个外地的人才对这个城市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,是不可能留下来。环境建设一定要做到让人一见钟情,现在社会节奏那么快,只有一见钟情才能让他留下来。优美整洁的环境也是人才的待遇之一,这是公共品,公共品的品质好坏、数量多少也决定了人才的待遇,也是人才幸福感的来源之一。所以,以待遇聚才,要努力降低房价收入比,改善软硬环境。

  三是感情聚才。尊重人才是对人才最大的精神激励。从政府来说,就是要给优秀人才崇高的地位,营造全社会“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”的氛围和体制机制,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
  三、坚持引进培育并举,努力开创人才辈出、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

  一方面,要大力引进人才。人才是有价的,因为培养人才要投入,是有成本的。本地一个人才从出生到大学毕业,家庭投入和财政投入估算要30万元。而海归在英美一年的留学费用加上生活费大概是30万元,四年120万元,再加上前面高中阶段的相关费用,合计在150-160万元。按50万元培养一个人才的标准,一年引进1万名人才,就相当于节省投入50亿元,效益巨大,况且培养一个人才要很长时间。所以,眼前要唯才是举,招财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,并且要更加注重招才引智。要从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人才主力入手,强化人才竞争意识,大力引进人才。同时,温州人外流率不能再提高,而且温籍人才也要尽力争取引回来。

  另一方面,要加强人才培育工作。育人是用才的前提和基础。要坚持教育育才,把教育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,加强基础教育,提升高等教育,发展职业教育,推进继续教育,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。世上没有不可用之才,只有不用之才,关键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,做到提升潜能、人尽其才。

  四、落实党管人才原则,确保各项人才工作落到实处

  推进人才工作,关键在于党管人才。各级党委要强化党管人才责任,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,按照管宏观、管政策、管协调、管服务的要求,切实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。一要加强领导。各级党委、政府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,自觉把人才工作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,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,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。二要强化统筹。进一步推进政府和企业、市场相结合,走多元化路子,形成工作合力。三要创新机制。创新人才服务、评价和激励机制,完善知识、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,努力实现“一流人才、一流待遇”。

  事业造就人才,人才成就事业。抓好人才工作,意义重大,时不我待。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才优先、人才强市,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开拓创新、扎实工作,全力开创百舸争流、英才辈出的人才工作新局面,为我市加快推进转型发展、创新发展、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    来源:温州党建

关闭窗口】  【回到页面顶部
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网址导航
版权所有:bet365亚洲 联系地址:瑞安市市政大院 备案号:浙ICP备13006203号
E-mail:razzbbgs@163.com 电话号码:0577-65812813 邮政编码:325200